我的CSDN博客地址:红色石头的专栏
我的知乎主页:红色石头
我的微博:RedstoneWill的微博
我的GitHub:RedstoneWill的GitHub
我的微信公众号:红色石头的机器学习之路(ID:redstonewill)
欢迎大家关注我!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!
上节课我们介绍了过拟合发生的原因:excessive power, stochastic/deterministic noise 和limited data。并介绍了解决overfitting的简单方法。本节课,我们将介绍解决overfitting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:Regularization规则化。
Regularized Hypothesis Set
先来看一个典型的overfitting的例子:
如图所示,在数据量不够大的情况下,如果我们使用一个高阶多项式(图中红色曲线所示),例如10阶,对目标函数(蓝色曲线)进行拟合。拟合曲线波动很大,虽然$E_{in}$很小,但是$E_{out}$很大,也就造成了过拟合现象。
那么如何对过拟合现象进行修正,使hypothesis更接近于target function呢?一种方法就是regularized fit。
这种方法得到的红色fit曲线,要比overfit的红色曲线平滑很多,更接近与目标函数,它的阶数要更低一些。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要把高阶(10阶)的hypothesis sets转换为低阶(2阶)的hypothesis sets。通过下图我们发现,不同阶数的hypothesis存在如下包含关系:
我们发现10阶多项式hypothesis sets里包含了2阶多项式hypothesis sets的所有项,那么在$H_{10}$中加入一些限定条件,使它近似为$H_2$即可。这种函数近似曾被称之为不适定问题(ill-posed problem)。
如何从10阶转换为2阶呢?首先,$H_{10}$可表示为:
$$H_{10}=w_0+w_1x+w_2x^2+w_3x^3+\cdots+w_{10}x^{10}$$
而$H_2$可表示为:
$$H_2=w_0+w_1x+w_2x^2$$
所以,如果限定条件是$w_3=w_4=\cdots=w_{10}=0$,那么就有$H_2=H_{10}$。也就是说,对于高阶的hypothesis,为了防止过拟合,我们可以将其高阶部分的权重w限制为0,这样,就相当于从高阶的形式转换为低阶,fit波形更加平滑,不容易发生过拟合。
那有一个问题,令$H_{10}$高阶权重w为0,为什么不直接使用$H_2$呢?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展我们的视野,为即将讨论的问题做准备。刚刚我们讨论的限制是$H_{10}$高阶部分的权重w限制为0,这是比较苛刻的一种限制。下面,我们把这个限制条件变得更宽松一点,即令任意8个权重w为0,并不非要限定$w_3=w_4=\cdots=w_{10}=0$,这个Looser Constraint可以写成:
$$\sum_{q=0}^{10}(w_q\neq0)\leq3$$
也就只是限定了w不为0的个数,并不限定必须是高阶的w。这种hypothesis记为$H_2’$,称为sparse hypothesis set,它与$H_2$和$H_{10}$的关系为:
$$H_2\subset H_2’\subset H_{10}$$
Looser Constraint对应的hypothesis应该更好解一些,但事实是sparse hypothesis set $H_2’$被证明也是NP-hard,求解非常困难。所以,还要转换为另一种易于求解的限定条件。
那么,我们寻找一种更容易求解的宽松的限定条件Softer Constraint,即:
$$\sum_{q=0}^{10}w_q^2=||w||^2\leq C$$
其中,C是常数,也就是说,所有的权重w的平方和的大小不超过C,我们把这种hypothesis sets记为$H(C)$。
$H_2’$与$H(C)$的关系是,它们之间有重叠,有交集的部分,但是没有完全包含的关系,也不一定相等。对应$H(C)$,C值越大,限定的范围越大,即越宽松:
$$H(0)\subset H(1.126)\subset \cdots \subset H(1126)\subset \cdots \subset H(\infty)=H_{10}$$
当C无限大的时候,即限定条件非常宽松,相当于没有加上任何限制,就与$H_{10}$没有什么两样。$H(C)$称为regularized hypothesis set,这种形式的限定条件是可以进行求解的,我们把求解的满足限定条件的权重w记为$w_{REG}$。接下来就要探讨如何求解$w_{REG}$。
Weight Decay Regularization
现在,针对H(c),即加上限定条件,我们的问题变成:
我们的目的是计算$E_{in}(w)$的最小值,限定条件是$||w^2||\leq C$。这个限定条件从几何角度上的意思是,权重w被限定在半径为$\sqrt C$的圆内,而球外的w都不符合要求,即便它是靠近$E_{in}(w)$梯度为零的w。
下面用一张图来解释在限定条件下,最小化$E_{in}(w)$的过程:
如上图所示,假设在空间中的一点w,根据梯度下降算法,w会朝着$-\nabla E_{in}$的方向移动(图中蓝色箭头指示的方向),在没有限定条件的情况下,w最终会取得最小值$w_{lin}$,即“谷底”的位置。现在,加上限定条件,即w被限定在半径为$\sqrt C$的圆内,w距离原点的距离不能超过圆的半径,球如图中红色圆圈所示$w^Tw=C$。那么,这种情况下,w不能到达$w_{lin}$的位置,最大只能位于圆上,沿着圆的切线方向移动(图中绿色箭头指示的方向)。与绿色向量垂直的向量(图中红色箭头指示的方向)是圆切线的法向量,即w的方向,w不能靠近红色箭头方向移动。那么随着迭代优化过程,只要$-\nabla E_{in}$与w点切线方向不垂直,那么根据向量知识,$-\nabla E_{in}$一定在w点切线方向上有不为零的分量,即w点会继续移动。只有当$-\nabla E_{in}$与绿色切线垂直,即与红色法向量平行的时候,$-\nabla E_{in}$在切线方向上没有不为零的分量了,也就表示这时w达到了最优解的位置。
有了这个平行的概念,我们就得到了获得最优解需要满足的性质:
$$\nabla E_{in}(w_{REG})+\frac{2\lambda}{N}w_{REG}=0$$
上面公式中的$\lambda$称为Lagrange multiplier,是用来解有条件的最佳化问题常用的数学工具,$\frac2N$是方便后面公式推导。那么我们的目标就变成了求解满足上面公式的$w_{REG}$。
之前我们推导过,线性回归的$E_{in}$的表达式为:
$$E_{in}=\frac1N\sum_{n=1}^N(x_n^Tw-y_n)^2$$
计算$E_{in}$梯度,并代入到平行条件中,得到:
$$\frac2N(Z^TZw_{REG}-Z^Ty)+\frac{2\lambda}Nw_{REG}=0$$
这是一个线性方程式,直接得到$w_{REG}$为:
$$w_{REG}=(Z^TZ+\lambda I)^{-1}Z^Ty$$
上式中包含了求逆矩阵的过程,因为$Z^TZ$是半正定矩阵,如果$\lambda$大于零,那么$Z^TZ+\lambda I$一定是正定矩阵,即一定可逆。另外提一下,统计学上把这叫做ridge regression,可以看成是linear regression的进阶版。
如果对于更一般的情况,例如逻辑回归问题中,$\nabla E_{in}$不是线性的,那么将其代入平行条件中得到的就不是一个线性方程式,$w_{REG}$不易求解。下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下平行等式:
$$\nabla E_{in}(w_{REG})+\frac{2\lambda}{N}w_{REG}=0$$
已知$\nabla E_{in}$是$E_{in}$对$w_{REG}$的导数,而$\frac{2\lambda}{N}w_{REG}$也可以看成是$\frac{\lambda}Nw_{REG}^2$的导数。那么平行等式左边可以看成一个函数的导数,导数为零,即求该函数的最小值。也就是说,问题转换为最小化该函数:
$$E_{aug}(w)=E_{in}(w)+\frac{\lambda}Nw^Tw$$
该函数中第二项就是限定条件regularizer,也称为weight-decay regularization。我们把这个函数称为Augmented Error,即$E_{aug}(w)$。
如果$\lambda$不为零,对应于加上了限定条件,若$\lambda$等于零,则对应于没有任何限定条件,问题转换成之前的最小化$E_{in}(w)$。
下面给出一个曲线拟合的例子,$\lambda$取不同的值时,得到的曲线也不相同:
从图中可以看出,当$\lambda=0$时,发生了过拟合;当$\lambda=0.0001$时,拟合的效果很好;当$\lambda=0.01$和$\lambda=1$时,发生了欠拟合。我们可以把$\lambda$看成是一种penality,即对hypothesis复杂度的惩罚,$\lambda$越大,w就越小,对应于C值越小,即这种惩罚越大,拟合曲线就会越平滑,高阶项就会削弱,容易发生欠拟合。$\lambda$一般取比较小的值就能达到良好的拟合效果,过大过小都有问题,但究竟取什么值,要根据具体训练数据和模型进行分析与调试。
事实上,这种regularization不仅可以用在多项式的hypothesis中,还可以应用在logistic regression等其他hypothesis中,都可以达到防止过拟合的效果。
我们目前讨论的多项式是形如$x,x^2,x^3,\cdots,x^n$的形式,若x的范围限定在[-1,1]之间,那么可能导致$x^n$相对于低阶的值要小得多,则其对于的w非常大,相当于要给高阶项设置很大的惩罚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数据大小差别很大的情况,可以使用Legendre Polynomials代替$x,x^2,x^3,\cdots,x^n$这种形式,Legendre Polynomials各项之间是正交的,用它进行多项式拟合的效果更好。关于Legendre Polynomials的概念这里不详细介绍,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一下维基百科。
Regularization and VC Theory
下面我们研究一下Regularization与VC理论之间的关系。Augmented Error表达式如下:
$$E_{aug}(w)=E_{in}(w)+\frac{\lambda}Nw^Tw$$
VC Bound表示为:
$$E_{out}(w)\leq E_{in}(w)+\Omega(H)$$
其中$w^Tw$表示的是单个hypothesis的复杂度,记为$\Omega(w)$;而$\Omega(H)$表示整个hypothesis set的复杂度。根据Augmented Error和VC Bound的表达式,$\Omega(w)$包含于$\Omega(H)$之内,所以,$E_{aug}(w)$比$E_{in}$更接近于$E_{out}$,即更好地代表$E_{out}$,$E_{aug}(w)$与$E_{out}$之间的误差更小。
根据VC Dimension理论,整个hypothesis set的$d_{VC}=\breve d+1$,这是因为所有的w都考虑了,没有任何限制条件。而引入限定条件的$d_{VC}(H(C))=d_{EFF}(H,A)$,即有效的VC dimension。也就是说,$d_{VC}(H)$比较大,因为它代表了整个hypothesis set,但是$d_{EFF}(H,A)$比较小,因为由于regularized的影响,限定了w只取一小部分。其中A表示regularized算法。当$\lambda>0$时,有:
$$d_{EFF}(H,A)\leq d_{VC}$$
这些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,比如对多项式拟合模型,当$\lambda=0$时,所有的w都给予考虑,相应的$d_{VC}$很大,容易发生过拟合。当$\lambda>0$且越来越大时,很多w将被舍弃,$d_{EFF}(H,A)$减小,拟合曲线越来越平滑,容易发生欠拟合。
General Regularizers
那么通用的Regularizers,即$\Omega(w)$,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呢?一般地,我们会朝着目标函数的方向进行选取。有三种方式:
target-dependent
plausible
friendly
其实这三种方法跟之前error measure类似,其也有三种方法:
user-dependent
plausible
friendly
regularizer与error measure是机器学习模型设计中的重要步骤。
接下来,介绍两种Regularizer:L2和L1。L2 Regularizer一般比较通用,其形式如下:
$$\Omega(w)=\sum_{q=0}^Qw_q^2=||w||_2^2$$
这种形式的regularizer计算的是w的平方和,是凸函数,比较平滑,易于微分,容易进行最优化计算。
L1 Regularizer的表达式如下:
$$\Omega(w)=\sum_{q=0}^Q|w_q|=||w||_1$$
L1计算的不是w的平方和,而是绝对值和,即长度和,也是凸函数。已知$w^Tw=C$围成的是圆形,而$||w||1=C$围成的是正方形,那么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,是不可微分的(不像圆形,处处可微分)。根据之前介绍的平行等式推导过程,对应这种正方形,它的解大都位于四个顶点处(不太理解,欢迎补充赐教),因为正方形边界处的w绝对值都不为零,若$-\nabla E{in}$不与其平行,那么w就会向顶点处移动,顶点处的许多w分量为零,所以,L1 Regularizer的解是稀疏的,称为sparsity。优点是计算速度快。
下面来看一下$\lambda$如何取值,首先,若stochastic noise不同,那么一般情况下,$\lambda$取值有如下特点:
从图中可以看出,stochastic noise越大,$\lambda$越大。
另一种情况,不同的deterministic noise,$\lambda$取值有如下特点:
从图中可以看出,deterministic noise越大,$\lambda$越大。
以上两种noise的情况下,都是noise越大,相应的$\lambda$也就越大。这也很好理解,如果在开车的情况下,路况也不好,即noise越多,那么就越会踩刹车,这里踩刹车指的就是regularization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,noise是不可知的,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$\lambda$?这部分内容,我们下节课将会讨论。
Summary
本节课主要介绍了Regularization。首先,原来的hypothesis set加上一些限制条件,就成了Regularized Hypothesis Set。加上限制条件之后,我们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$E_{aug}$最小化问题,即把w的平方加进去。这种过程,实际上回降低VC Dimension。最后,介绍regularization是通用的机器学习工具,设计方法通常包括target-dependent,plausible,friendly等等。下节课将介绍如何选取合适的$\lambda$来建立最佳拟合模型。
注明:
文章中所有的图片均来自台湾大学林轩田《机器学习基石》课程